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邰筐到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2009-04-27浏览次数:2303

 
 
      4月26日上午9:30,在我校礼堂举办了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著名诗人邰筐先生诗歌学术讲座。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茂名文苑》主编张慧谋先生,茂名学院团委吴文衔书记、茂名学院团委范忠烽老师、学校伍世亮院长、学校陈永流副院长、各系(部)主任、老师以及中文系全体师生600多人出席讲座现场。讲座由伍世亮院长主持。
      在讲座上,诗人邰筐老师首先以什么是诗歌?什么是好诗?什么是诗人?三个问题趣味导入。他以生动的比喻论述什么是好诗。他说,好诗有的像桃子、有的好诗像核桃、像钉子、万能钥匙;好的诗歌能打动人,还能能使个人与公共区域有交集,产生共鸣。诗人是城市的灵魂,村庄的心脏,精神的贵族。随后,他又作为一个诗人的身份给我们展示了中国新诗的发展,他剖析了当下中国新诗应分为“五四时期的中国新诗”;“80年代中国新诗”;“90年代的中国新诗”;“当下的中国新诗”。他科学地对每个阶段进行了划分还给每个阶段给予了深刻的评价,在讲述中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地列举了古今中外的诗人、流派、新诗类型;而且,在讲座中不时瞬间生成经典的语言,赢得了在座的师生阵阵掌声。同时,他还从当下中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角度,他以诗人的身份对大学生给予了热忱的关怀,呼吁大学生要热爱生活,对生活要有热情;呼吁大学生要有自己的特长,给大学生们指出了生活不能时时都有诗意,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诗意的情怀和提高文学素养,学生们把邰筐老师的每一句话记牢在心中,此时语言让在座的每一位师生的心灵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最后,诗人邰筐老师还与在座的师生进行互动,学生非常热情,针对讲座的内容,提出了针对性的问题,还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当场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与邰筐老师交流,得到了邰筐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囿于时间的关系师生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诗歌的现状与发展,求知若渴的学生们兴致正酣,意犹未尽。讲座在伍世亮院长的美好祝愿下圆满结束了。
 
相关链接:
      邰茂光,笔名邰筐,男,汉族,1971年出生,大学学历,中国农工党党员。现为临沂市青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2008――2009年度驻校诗人。中国70后代表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邰筐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最为活跃和引人瞩目的青年诗人之一。其诗歌被评论界称为“商业时代的新乐府”。作品入选《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诗选》《1978――2008中国诗典》《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最佳诗选》《中国70后诗选》等几十种权威选本。2006年参加诗刊社第22届青春诗会,在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6年卷出版第一本诗集《凌晨三点的歌谣》。另著有诗合集多部。其诗歌被列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和留学生研究课题及教材。积极参与临沂文学创作和文化公益事业的推进工作,具体参与组织策划了“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诵会”、“沂蒙青年文学奖评奖”、“临沂本土中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沂蒙文化发展研讨会”、“青年作家看临沂”等20余项大型文学活动。奥运会期间,受国家奥组委邀请创作了诗歌《水神赋》《祥云行》,后被收入《奥运诗典》。代表山东作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四川地震灾区深入一线采访灾后重建工作,到灾区十几所学校送书、讲课,以一个诗人的方式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2006年参加诗刊社第22届青春诗会,在中国作协 “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6年卷出版个人诗集《凌晨三点的歌谣》。曾被诗选刊杂志社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具活力的20位青年诗人”,2008年4月获第六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中国诗歌年度奖最高奖),首都师范大学2008――2009年度驻校诗人。2008年12月31日获山东省政府最高奖“首届泰山文艺奖”(诗歌奖)。、
 
诗人代表作:
凌晨三点的歌谣

作者:邰筐

谁这时还没睡,就不要睡了。
天很快就要明了。
你可以到外面走一走,难得的好空气,
你可以比平时多吸一些。
你顺着平安路朝东走吧。
你最先遇到的人,是几个勤劳的人。
他们对着几片落叶挥舞着大扫帚,
他们一锨一锨清理着路边的垃圾,
他们哼着歌儿向前走,
他们与这座城市的肮脏誓不两立。
你接着还会遇到一个诗人。
他踱着步子,像一个赫赫帝王。
他刚刚完成一首惊世之作,
十年后将被选入一个国家的课本,
三十年后将被译成外文,引起纽约纸贵,
六十年后将被刻上他自己的墓碑……
现在的诗人在黑暗中向前走着,在冥想中慢慢回味。
后面跟上来一群女人,她们是凯旋歌厅收工的小姐,
你在和她们擦肩而过的瞬间,
会听到她们的几声呵欠,
会看到一张张因熬夜而苍白模糊的脸。
你接着朝东走,就会走到沂蒙路口。
路北的沂州糁馆早就开门了,
小伙计已在门前摆好了桌子、板凳,
熬糁的老师傅,正向糁锅里撒着生姜和胡椒面。
他们最后都要在一张餐桌上碰面:
一个诗人、几个环卫工人、一群歌厅小姐,
像一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早餐。
小姐们旁若无人地计算着夜间的收入,
其间,某个小姐递给诗人一个微笑,
递给环卫工一张餐巾。
这一和睦场景持续了大约十五分钟,
然后各付各钱,各自走散。
只剩下一桌子空碗,陷入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活动简述:
      本次活动属于茂名学院“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之一。由《诗刊》社主办的2009年度全国诗歌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3月21日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正式启动,这一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诗歌日。 
  作为文学“三贴近”的有效形式,“春天送你一首诗”自2002年起已成功地举办了七年,全国累计已有200多个城市和地区参与了这项活动。今年,活动将在北京、上海、济南、宁波、青岛、伊春、廊坊、滨州、余姚、泾川、茂名、赣州、泰安、淄博、菏泽、寿光、章丘、微山、茌平、汶上等地开展。 
  由诗刊社、人民铁道报社、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书画名家报社、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诗探索》编辑部、朝阳区文化馆、《星星》诗刊理论半月刊、公益中国网和大家文化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书法写新诗展”,同日也在朝阳区文化馆拉开了帷幕。在为期一周的展览中,集中展出书法家和诗人创作的书法写新诗的作品百余幅。其中,诗人的书法作品占百分之三十,参与创作的书法家半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创作者在书写形式上大胆创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活动总策划林莽介绍说,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传播新诗优秀作品,从而引起人们对新诗更广泛、更深入的关注。

拟稿:杨卫审核:林国富签发:林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