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延续我校青蓝工程的开展,帮助年轻教师提高专业教学技能,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由学校教务处指导,音乐系举办的“学习永远在路上”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教研活动于5月29日下午在音乐楼C栋401室举行。
教研活动由邓永业主任主持,教务处傅学磊老师、教育系教育学方向的陈慧老师及音乐系的全体领导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为充分帮助年轻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我校为每一位新教师配备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其教学工作及专业成长。整个教研活动有序展开,氛围和谐。
新教师教学课堂片断的展示精彩纷呈。声乐教研组的董超老师详细讲解了对歌曲《黄水谣》的情感处理;杜嘉敏老师对二胡曲《赛马》的技术突破进行了展示;蔡健良老师介绍了小提琴四种基本弓法(分弓、连弓、顿弓、跳弓)的技术特点;陈敬怡老师分析了广东音乐《旱天雷》古筝的演奏要领。
基于新教师的课堂展示,指导老师对四位新老师的教学能力寄予了充分肯定。指导老师各抒己见,从本专业及跨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教学方法与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点评,并提出相关建议。如教育学研究方向的陈慧老师对每一位展示老师的教案、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拓展了老师们在本专业的教育理论实践能力。教务处傅学磊老师从培养合格师范生的角度对老师的课程进行规划。
最后,邓永业主任作教研活动总结,针对音乐系全体教师教研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认清师范类高校器乐教学存在重技轻文,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这些不良现象的根源。老师们大多来自于音乐学院的表演专业,音乐学院与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音乐学院是对“千里马”的精英教学,而师范类院校是对“伯乐”的教学。
二、要加强学科间的技能渗透研讨,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要关注教学模式的改进,从教学中个别与集体相结、器乐接龙、师生互动、合奏排练与艺术实践、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技能教学的运用等方面进行提升。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感悟美的能力。学生只会模仿,对音乐不敏感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文化底蕴不深厚,因此各专业教师要结合学生及专业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文学作品。
音乐系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教研活动成功开展,全体参会教师收获颇丰。音乐系依托此次活动作为跳板,明确现状并更好制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在学习路上永不止步。
(通讯员:邓永业、林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