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外国语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思政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5-04-21浏览次数:11

为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师生以昂扬的姿态开启新学期新征程,主动作为、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程昭玉在高州校区会堂讲授题为“主动作为,迎接挑战,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思政第一课。学院辅导员及外国语学院全体在校同学参加了思政第一课。

会议现场

程昭玉围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这一主题,从“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准确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当代大学生如何成长为勇担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锤炼强国本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五个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多领域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立场坚定、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开学思政第一课”。

程昭玉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大特征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程昭玉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他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国际交流合作增多,新兴领域发展需求旺盛,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普及促使学习方式和内容发生转变,传统翻译工作及其他行业基础岗位面临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它也为语言学习、实践应用场景拓展、数据处理能力提升以及跨学科融合发展开辟了崭新的路径。这要求大学生们既要正视挑战,也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时代浪潮中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创造。

面对数智时代,如何在新时代中成长为勇担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程昭玉勉励同学们要对应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从日常小事做起,践行“孝”、“悌”、“仁”、“善”、“和”。例如,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做起践行“孝”,从关爱善待同学朋友做起践行“悌”,从动善念存善心做起践行“和”,从善待校园的花草树木做起践行“善”,从每天早起读书做起践行“勤”,通过点滴积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程昭玉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如何锤炼强国本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他指出,一是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注重身心健康,提高战斗力,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三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家国情怀锚定奋斗方向,成长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程昭玉总结了新时代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全球视野、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资源整合能力、抗压能力、情商与人际交往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素养,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成长为具备持续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拥有创新能力与实践智慧的新质人才。

本次思政第一课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砥砺前行、勇担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会议现场

拟稿:詹碧云审核:钟建杨签发:王定康